close

         我一直覺得,能用極簡樸的食材,滿足人們的食慾,

還能令人回味,這是美食的最高境界,然而,這過程,需要

製作者與食用者共同用心來完成o

 

     故事從我慢慢的走向麵攤開始:一碗小碗湯麵!o

因為不想分心,我喜歡選面向內靠牆的位子坐下,稍做

休息,未及深思,剛煮好的麵已放在桌上o

 

     從覆蓋的韭菜下,挑出剛煮好的麵條,因為此時它軟

中帶硬,口感最好,所以多吃幾口o然後喝幾口湯,體會並且

互補兩者美味,平衡剩餘的麵湯比例.o

 

     想繼續享用原汁原味,但思變的心又蠢蠢欲動,終於

在味蕾第一次覺得刺激減輕時,灑上並攪散了白胡椒粉o

白胡椒粉會辣,但程度不強,有淡淡的植物香氣,且其氣味

的渲染力及覆蓋力小於辣油及辣豆瓣醬,適合於此階段,

配合著幾口軟嫩適中的麵條o

 

     然後是辣油登場,不宜太多,只要讓麵中含著辣椒被

油逼出的香味即可,否則太辣就難以品嘗仍熱乎乎的湯與

o最後才加一點辣豆瓣醬,此時,撈起已經很軟的麵條.

舀起湯時,都會吸附著辣豆瓣醬的風味..o最後,我會吃光

韭菜.豆芽,喝光剩下的湯,付35塊o

 

     以前曾在基隆,吃過真正的陽春麵,它的湯頭清澈,

但肯定是大骨熬的,爽脆鮮甜的大白菜是令人回味的第一

口o除此之外,它裏面沒有任何肉片或肉燥,要加五塊,才有

加了肉燥的肉燥麵”….o讓我回想最多的,還是陽春麵o

   (*注意:每當我們選擇加入某一種調味料時,我們也選擇

改變了這碗麵的一生.色彩.味道...o這是我們的自由選擇,

要有心理準備,也盡量不要有後悔或不滿心態,因為,畢竟

那是我們的選擇o)

 

     或許以上介紹的,並非最健康的吃法,一般來說,外食

常存在太鹹.太油.人工添加劑或化學增味劑.處理過程衛生

.的問題o所以外食總是越簡單.天然.衛生越好,且不宜時

常為之,或迷上尋覓甘旨厚味,不僅不利健康且讓味蕾養成

挑食的習慣,要三思o

 

      我覺得飲食,常成了一種心理需要,下意識的,我們

用它來填補內心的空虛.寂寞..o

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`

**有時,我會想,這麼慎重的吃這簡單的東西,是不是有點寒酸?

但或許是取決於價值觀吧!

還記得電影"明天過後"那個遊民嗎?

大災難來臨時,為生存,揀拾垃圾桶的食物卻也能悠然自得o

還有,依稀記得,幼小時初嘗平凡食物,不須重口味,卻美味無比難再尋o

嗯.....

所謂的"美食"越嘗越多,

是一種獲得.還是失去?

調味料越加越多,

是一種進步.還是退化?

我覺得我是退化了o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qt05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